以道家來說-我們所眾所周知的修行入門咒-東方木公請神咒,
其中便提到了,上天靈駕來降我房,二氣混合化行嬰藏,招致華光靈輝流貫,面生金容坐至自然,神明交通天地無窮。
道德經-「致虛極,守靜篤,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,歸根曰靜,是謂復命。復命曰常。知常曰明;不知常,妄作凶。」
四書之中庸-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 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,非道也。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 莫現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 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 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
四書之大學-大學-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謀略之家-諸葛亮戒子書-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,非澹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靜無以成學。慆慢則不能研精,險躁則不能理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
論語孔子-子曰: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汎愛衆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以上莫不以仁為首,以心靜為務。必知中華民族以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為本,而道須臾不離身首重行、不貳心、專心一念,以靜為首。
而佛說"般舟三昧經"心有想是癡心,無想是涅槃。
何謂定? 放下萬念與執著,回到如初生嬰兒般的純與念,知行善,知止念,知知足為樂即為初衷,無慾無求無妄想,心靜定不計較,不外求滿足之慾即為首定。
無法安己心,無慾無求尚無法入定,放不了心,如何修持都是空談。
發佈留言
很抱歉,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