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如何修法,出家与否并不重要

哪里有迷妄,哪里便有平静
阿姜查

当人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,通常会封闭自己。例如受到批评时,可能会回答:“别烦我!为什么责备我?”这是封闭自我的反应,而这正是修行之处。当他人批评时,我们应该聆听。他们所说的是真的吗?我们应该敞开心胸去思考他们所说的话,也许其中是有意义的,或我们自身确实有值得批评之处。他们可能是对的,但我们当时的反应却是恼怒。当他人指出我们的过错时,我们应心怀感激,并努力改进自己,这才是智者的作风。

哪里有迷妄,哪里便会有平静生起:当以智慧洞察迷妄时,留存的就是平静。有些人非常自大,无法接受批评,还会反唇相讥,这尤其常见于大人应付小孩时。事实上,小孩有时可能会提出聪明的见解,但若你正好是他们的母亲,就无法让步;若你是老师,学生有时会说些你不懂的事,但你会因身为老师而听不进去。这不是正思维。
 

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

舍利弗尊者—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非常有智慧。有一次佛陀正在说法时,突然转而问他:“舍利弗,你相信这一点吗?”舍利弗回答:“不!我还未相信。”佛陀赞叹他的回答:很好,舍利弗!你是具有智慧者,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。智者以开放之心聆听,然后衡量其真实性,再决定是否相信。

在此,佛陀树立了教师的典范。舍利弗所说是真实的,他只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。对某些人而言,如果说不相信,就会被视为质疑教师的权威,因此不敢说而只会附和与同意。但佛陀并不以为忤,他说你无须为不是错误或邪恶的事感到羞耻,对不相信的事表示不相信,这并没有错。佛陀在此的作为,为身为人师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。有时你也可能从小孩身上学到东西,不要盲目执着于权威身份。

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

无论行、住、坐、卧,你都可能从身边事物中学习。以一种自然方式学习,采取开放态度对待一切事物—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智者会思维这一切。在真实修行中,我们将做到不使内心再为任何挂念而苦恼。

当喜欢和厌恶的感觉生起时,如果我们仍无法觉知,心里就会有焦虑。如果知道它们的实相而省察:“哦!喜欢的感觉是空的,它只是一种生灭无常的感觉;厌恶的感觉也同样生灭不已。为何要执着它们呢?”如果认为欢乐与痛苦都属于我们,就免不了烦恼。问题就如此辗转相生而永无止境,大多数人的世界就是如此。

但现在老师们在教导法时很少谈到心,也不谈实相,如果我们说实相,他们甚至会生气地说,他不知道适合时间与地点,也不知道如何婉转地表达。但人们应该聆听实相,真正老师不会只谈记忆,而应该讲实相。社会上的人通常都根据记忆在讲话,也常以自吹自擂方式讲话。真正比丘不会如此,他讲的是实相—事物本来的面目。
 

了解如何修法,出家与否并不重要

如果你了解法,就应照着修行,不一定要出家,虽然那是修行理想形式。真的想修行就必须出离迷妄世间,放弃家庭与财产,进入森林,这是理想修行方式。

但若还有家庭与责任,我们应如何修行?有人说在家人不可能修习佛法。但是请想想,出家人与在家人哪个团体比较大?当然是在家人大得多。现在,如果只有出家人在修行而在家人不修,那意味着将会有更多迷妄。这种理解是错误的,是否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并非重点!若不修行成为比丘并无任何意义。如果真了解如何修法,那么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或从事何种行业,不论老师、医生、公务员或其他身份,都能善用每一分钟去修行。认为在家人无法修行,这是完全迷失正道。如果觉得有所欠缺,人们就能找到做其他事情动机。他们只要有充分欲望,就可以做任何事情。有人说:“我没有时间修行。”我说:“那你怎么有时间呼吸?”修行,不是你必须大费周章或疲于奔命之事,只要留意心中生起感受。当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时,它们都来到这同一个心—觉知者。现在,当心认知这些事物时,会发生什么?如果我们喜欢就会愉悦,如果不喜欢就会不悦,一切反应就是如此。

因此在这个世界上,你应该向何处寻找快乐?你期望这一辈子人人都只对你说愉悦的话吗?那可能吗?若不可,你能到哪里去?这个世界就是如此,我们必须能够世间解—了知这个世界实相,我们应该清楚了解世间。佛陀生于这个世界,经历史生活,但因看见它限制而从中出离。那么,现在身为在家人的你该怎么做?若想要修行,就必须努力遵循解脱之道。如果坚持修行,你就能了解这个世界限制而能够放下。

by-台湾无畏如来芽大圆满禅修中心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