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人靈合一』還是『靈人合一』?
『人靈合一』還是『靈人合一』? 『靈修』講的是靈性的提昇,也就是心境、境界的感悟 … (繼續閱讀)
『人靈合一』還是『靈人合一』? 『靈修』講的是靈性的提昇,也就是心境、境界的感悟 … (繼續閱讀)
這樣的思維應該像是你在寫論文,擁有一個指導教授,其他還是有科任教授教受其他知識學習方式。
靈訓的接收如何分辨?
1. 接收高靈的訊息時,該如何辨知是哪位神尊的指導?~其實每個學修之人遇到這樣的現象都會與你有著相同的疑惑,在我們靈修這個領域的修行人,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接收上意、訊息的這些訓練,但又有幾位可以解讀的正確無誤?準確度的高低取決於身為一個靈子所扮演的角色而定,能否以無私、無我(無我執、無法執)的代言人角色來詮釋訊息的傳達?這是個很大的關鍵。
啟靈、靈動、靈語
在無極天界眾多天尊身邊的武將, 副將, 執事,…..雖然職位不同, 階級也有高低但降下凡塵後統稱為…
實相修行與表相修行
之前曾經提到過《深藏修行》,何謂深藏修行?無論任何宗教派門都可以作深藏修行,即是「清命骨」,清我們自身的靈體、靈氣、靈魂,使得靈體乾淨無污染、無穢氣,
人吃五穀雜糧偶而會吃到不新鮮、有毒素的食物,必須藉由運動流汗、多喝水藉尿液排毒、靜坐淨化心靈、沉澱心思、接收宇宙能量的洗滌與釋放負能量場~
請自我檢視是否真修行?
千千萬萬人都在學佛、學道、修行,為什麼還有生死?除了尚未明心見性外,大都只是表面功夫(表相修行),未真正去實行參悟佛法、道法之真實義。
要知道修行是實踐的功夫,不是空洞的理論。時下學道者談玄論妙,求外表好看居多,能「真修實煉、用心參悟」畢竟少之又少。
「身」、「心」、「靈」之修持是修行不同的層次與次第,而「美」、「善」、「真」與「戒」、「定」、「慧」則是這三者修行之目標,「身」、「心」、「靈」三者表相看起來是三種不同的事項,
一般來說,靈分成兩種,一種是.本靈「未啟靈前的靈性,及自己累世世靈亦稱為朝代靈、靈體、潛意識」,一種是.他靈。他靈包括外靈、祖靈、纏身靈、共修靈、高級靈、低級靈、地縛靈、鬼魂、一些遊魂的靈等;而本靈就是自己的靈(本靈、世靈、朝代靈、靈體)
研究道家法術,就必須觸到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:世界上是否確實存在鬼神?如果迴避這一個關鍵問題,研究工作就根本無法入手,那無異於緣木求魚。因為修煉法術是從不迴避鬼神的,這項技術就是要同鬼神接觸,互動。有緣者,是容易接受的。
眾生之「靈」原本清淨無為,但受世俗迷惑,窮其一生只知追逐功名、利祿、權力,而迷失本性。所以靈修的意義乃是靈歸本源,人回本性而不再迷失,能早日脫離四生六道輪迴之苦。
休息是為了要走更長遠的路。修行的目的為何呢?佛家云:菩薩畏因。眾生畏果。靈識初醒者。最初修行的目標立於何處。
靈逼體為何有此現象。本靈真的會逼自體嗎?這個具身心靈為一體的人。有如車子。各個性能不同。駕駛是你。裡頭坐的只有你一個。走東往西都是你作主。只是有時會失神。撞到石頭”樹”電線杆”小坑洞、或陷進泥淖裡。這些因素會使車子受損。或坐在裡面的你受傷。這是人生過程逆境。
天命靈修大都由於受到靈逼體,才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進入修行(但曾經遇到過幾位師兄、師姐他們今生就非常自然的想要走修行、修道途徑,完全沒有所謂的靈逼體的現象…
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自己以往那些錯誤的觀念與行為,使之走向中庸之道的思維與言行,因而讓自己產生「道心」與「道行」
修補靈光體須從淨化心靈開始,靜坐、藉氣,引神聚集,以達到守神守氣自我打開靈台鏡
如果我們不習慣清淨的環境,還沒有重視解脫的話,那表明我們還放不下自己心裏所追求的這些世間的東西。
「身」、「心」、「靈」之修持是修行不同的層次與次第,而「美」、「善」、「真」與「戒」、「定」、「慧」則是這三者修行之目標
修行莫過於修心養性、修身養命、修靈養神,但是眾多靈子均是知道但卻是做不到,真可謂是「知易行難」啊!在丹道修煉上修行次第~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煉神還虛、煉虛合道。
走入修行的道上。在遇到逆境時。常聽到一句話。你現在遇到魔考。或是魔障
追求幸福”美滿”快樂的人生。需要靠安定的生活
靈性的顯發。從初醒到覺醒這一段路。有的順風順水。福報善緣俱足
為什麼會有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呢?為什麼會有陰陽眼或天眼《三界法眼》呢?
敏感體質與靈異體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到底與常人有何不同呢
不論無極天靈或太極天靈都是領了 天命,來到凡塵, 乩身或通靈只是祂們完成使命其中的一種方式~
心的作用是無量無邊。一切幻化取擷於意識的想像
卡!卡!卡!怎麼今天出門碰到鬼打牆。莫名其妙火氣就上來。怎麼看都不順眼
修行”修行”修行有方便法嗎。
金光神咒可加強自神靈體氣場,也就能穩定靈體,也就是俗稱之三魂七魄,以下為神咒全文提供大家。
此經為入道修習之人,除去生活惡習懺悔後,祈求盤古帝王邦助消除根習罪衍,爾後定省,並行正道提正知,還歸清淨靈識,並非不行正道以此經消災掩罪的取巧之法,若持此心態惡業更反噬己身,慎行慎讀。以下為全經全文。
行道
止惡揚善
立德